首页 > 公益做志愿者浅析

公益时长关系到每一个孩子|解读公益时长的用处

公益时长是什么?

公益时长有什么用?

参加志愿活动有什么用?

怎样获得公益时长?

 

        很多公益圈外人对此一无所知,部分公益圈内人对此一知半解……

        今天就为大家解读相关志愿服务与公益时长到底是什么?

 

        公益时长和孩子到底有什么紧密关系


 

 

 

公益志愿时长

公益时长也叫"志愿时长"代表了做志愿者的资历和工作量,也是大家参评志愿公益奖项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。

志愿星级标准(1-5星)

★100小时

★★300小时

★★★600小时

★★★★1000小时

★★★★★1500小时

公益时长的意义

小学/初中:

同等条件下,志愿者优先入队、入团、评优;

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。

大部分初中入团需要满20时长,在评选优秀班干部,三好学生、红领巾奖章等,也都是重要决定因素。

●  幼、小学生也可以做志愿活动。目前幼、小学校没有特别要求,但是从现在累计时长,成为星级志愿者,可以丰富简历,为初高中打基础。

 

高中/大学/留学:

● 初高中需要完成至少20-40时长;

累计一定的志愿时长,高考、入党、评选国家奖学金,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;

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【优先录取】五星志愿者的高考生;

北京很多高校都设有"志愿学分","志愿时长"就是用来记录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时长,以此作为学分记录参考标准之一;

申请国外院校时,"志愿时长"也是一个加分项;

● 教育部将志愿服务纳入了【高中必修课程】,占到【劳动学分的2学分】,部分学校是超过规定部分,会额外增加1-3学分。

 

01

 什么是“公益时长”?

公益时长是指志愿者实际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,以小时为计量单位,不包括往返交通时间。

 

每个项目的市场计算标准不同,我们在发布项目的时候,也会将每个志愿岗位的时长计算标准公布给大家。我们在项目结束后会对参加服务项目志愿者的守时程度、服务态度、专业水平等进行评价,并最终录入时长。

 

志愿者可在志愿北京官网上面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领取“志愿时长”——组织者在项目结束之后为志愿者录入;由平台生成工时码,由志愿者自主录入。

 

02

公益时长的意义?

 

“志愿时长”代表了你做志愿者的资历和工作量,“志愿时长”在参加各种志愿组织的时候有帮助; 同时,也是大家参评志愿公益奖项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。

 

另外就是“志愿时长”对中小学生评优、入团、升学、评奖学金等方面有帮助,这也是很多家长关注的。除此之外,北京很多高校都设有“志愿学分”,“志愿时长”就是用来记录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时长,以此作为学分记录参考标准之一。不仅仅是这些,很多同学在申请国外大学时,“志愿时长”也是您的一个加分项。

 

最重要的是,“志愿时长”是对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工作的认可和志愿工作本身的价值体现,虽说志愿服务是不求回报的,但时长的一点点累计也是对志愿者最大的嘉奖。

 

而政府对于志愿者们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:鼓励各县(市)区和志愿团体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时长储蓄制度。鼓励有关部门、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、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。志愿服务记录是开展志愿者嘉许回馈工作的重要依据。鼓励有关部门、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嘉许回馈措施,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在升学、入伍、就业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,在接受公共服务、商业服务等方面根据政策给予优待或优惠。

 

 

03

如何获得公益时长?

 

01

 

参加公益活动

如义卖、义务劳动、义工服务等,可以累计公益时长。

02

 

参与志愿者活动

如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志愿者培训等,可以累计公益时长。

03

 

参加公益活动

如公益演讲、公益宣传、公益捐赠等,可以累计公益时长。

04

 

参与公益活动

如公益活动组织、公益活动策划、公益活动宣传等,可以累计公益时长。